“薪火传递系军民,汶川脆李阵阵香”。一场联合村庄与军民的温暖举动,正由电子科技大学2025级 MBA 薪火助农队建议。2025年7月,为呼应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25级MBA“银杏向善”活动的召唤,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供销合作社联合社、汶川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的指导下,电子科技大学MBA薪火助农队携手四川戎品集科技有限公司敞开了一场以“薪火相传甜润汶川,同心携“李”复兴村庄”为主题的拥军助农公益之旅。
7月的汶川高山果园里,丰满的“五月脆”与“西梅”压弯枝头,退伍军人汪小勇正详尽地为果子套袋。阳光下,他粗糙的手掌布满老茧,却动作轻柔如呵护瑰宝。“1992年在部队学的栽培技能,1996年退伍回家就承包了50亩地,这一晃快30年了。”汪小勇擦了擦汗,望着满山果树眼里有光,“果子甜,但山路远,曾经总愁‘好果藏深闺’。”
这样的挂念,也是许多汶川果农的心声。薪火助农队在调研中发现,高山昼夜温差与足够光照赋予李子清甜脆爽的口感,可销路狭隘成了“甜美的烦恼”。队员们用镜头记录下汪小勇修剪、选果的身影,也记下了他那句朴素的话:“从戎保家卫国,退伍建造家园,都是守着一份职责。”这些带着温度的故事,成了最动听的推行资料。
8月1日至8月3日晚间,青羊区西源集广场热烈非凡。成都市“八一”拥军优属惠民集市上,汶川李子展位前试吃的市民们排起长队。“这李子咬下去‘咔嚓’一声,甜津津的!”我们边尝边扫码下单,凭拥军优惠券还能享扣头,消费后参加的套圈游戏更让孩子们欢呼雀跃。展位旁的易拉宝明晰展现着“五月脆”与“西梅”的种类特色、产地环境和栽培故事,不少人停步了解,对高山生态栽培的李子拍案叫绝。
线下炽热,线上相同热烈。依托专属电商途径,助农队开设线上下单专区,实时回答网友“果子新鲜度怎么”“产地直发要多久”等问题。明晰的产地溯源介绍、直观的果子实拍图、快捷的下单流程,让屏幕前的顾客定心下单。此次特别凭借电商赋能的力气,打破地域约束,让深山里的优质李子跨过山海,从汶川果园直达城市餐桌。一起李子同步在戎品集·川字号优品道双拥示范街首店售卖,多途径联动让更多人尝到这份高山清甜。
到 8 月 3 日集市完毕,这场活动为汶川李子打开了更宽广的商场,让很多果农的勤劳支付有了更丰盛的报答。几天下来,900多斤的李子销售一空。更暖的是,作为成都市“八一”集市拥军双行方案的一部分,每斤李子的部分收益将定向用于拥军公益项目,让消费不只助力果农增收,更能为拥军工作添力。薪火助农队的同学们在这次活动中收成满满,他们说:“从深化果园调研到建立产销桥梁,看着果子从深山走向城市餐桌,看着果农的笑脸和消费的人的认可,逼真感受到‘助农’不是标语,而是能实实在在处理实际问题的举动。”
供销社建立桥梁、企业打通途径、学校运送才智,多方协作让公益不再孑立。这个夏天,汶川的脆李甜了舌尖,助农兴农的故事暖了人心。假如你也想尝尝这份带着职责与温情的清甜,线上专属电商途径仍可下单。让我们以消费为媒,让村庄复兴的接力棒传下去,让学校与乡土的友情共成长。 (通讯员:张书彤)
注:此文归于中国日报网登载的商业信息,文章的主要内容不代表本网观念,仅供参考。